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0日電 “1934年1月,我出生在日本福岡縣……”近日,面對前來采訪的街道工作人員,85歲的早期歸僑薛國雄娓娓道來,開始了對往昔的回憶。他是楊浦區201位早期歸僑中的一位,也是楊浦區僑聯開展的“百名早期歸僑訪談”活動中的受訪對象之一。
楊浦區是早期歸僑數量較多的一個區。在目前的201位早期歸僑中,80歲以上的就有100位。“當年,這些早期歸僑往往是放棄了國外相對優越的條件,毅然決然地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國后還利用自己所學,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楊浦區僑聯主席高尚書說,他們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一路走來,有故事、有真情,“記錄下他們的過往歲月,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正是出于這一目的,自去年4月起,楊浦區僑聯組織開展了“百名早期歸僑訪談”活動,訪談對象為1966年12月31日以前回國定居的早期歸僑,活動旨在進一步了解早期歸僑思想生活狀況,學習和傳承早期歸僑愛黨報國的初心與情懷。
據了解,訪談將全面了解歸僑們當年在僑居國生活、工作的境遇與感受,決定回國的動機與心路歷程,回國初期的生活、工作情況與感受;了解他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舉措,以及對“僑與中國夢”的感想與期待。同時,也將了解早期歸僑及家庭對僑聯組織的意見與建議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歷史時刻,記錄僑界歷史,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高尚書表示,老歸僑們的記憶,濃縮著國家發展的點滴,他們的切身感受,凝聚著人民對國家的真摯情懷,彌足珍貴。(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