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7月8日電 題:海外華裔少年上海感知傳統文化“天人合一”
記者陳靜
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和瑞士的30余位華裔青少年們8日走進上海徐匯區凌云街道社區學校,觀摩了解了具有1400多年歷史、原生態而實用的古法造紙術,并體驗了活字印刷和剪紙藝術。
近日,參加2019“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上海徐匯營活動的青少年匯聚上海,共同探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徐匯區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閻宗桂表示,“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是海外華裔青少年了解中國現狀、密切與祖(籍)國情感連接的難得機會。她說,在溝通聯系過程中,深切感到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據了解,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至今完整保存了中國古代造紙民間工藝——石橋古法造紙。在“非遺”傳承人王興武的幫助下,上海凌云街道社區學校引入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把構樹皮處理成的料子打成紙漿,充分攪拌后,將紙纖維分離;然后,用細竹簾撈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薄薄的紙膜,放上一片鮮艷的花瓣或者翠綠的樹葉,把竹簾倒鋪在壓榨扳上……經過晾曬,一張張用古法制作的白皮紙在華裔青少年們手中誕生了。
社區學校教師周金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讓海外青少年體驗古法造紙,希望青少年在學習體驗古法造紙中,傳承凝聚的精神和文化,感知“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感悟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從而提升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次認知。同時,主辦方也希望華裔青少年將現代環保概念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看過了古法造紙的傳承紀錄片,親身體驗了古法造紙過程,來自美國的15歲華裔學生陶愛文對記者表示,在美國很少有機會接觸傳統文化和工藝。另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張馨瑜表示,能親手造出張原生態的紙真是太“酷”了,她將帶回國珍藏。
幾天來的夏令營生活,包餃子、吹嗩吶、參觀上海之根廣富林遺址……陶愛文表示,他深深感受到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并覺得自己的“根”就在中國。
此次夏令營期間,主辦方還帶著華裔青少年參觀上海中心、外灘等時尚地標。陶愛文對記者感嘆,上海真是繁華,科技發展迅速。他希望,未來能夠到中國發展。這位青少年還期待通過夏令營能更多了解中國和上海,并結交更多朋友!
當天,華裔青少年們還嘗試了活字印刷和傳統剪紙,被古人的睿智深深折服。徐匯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姜勇表示,希望營員們通過夏令營的學習和體驗,加深對中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了解。閻宗桂表示,希望華裔青少年們通過夏令營對江南秀美風光和人文勝景留下深刻記憶,回國后,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