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記者 張亨偉)5日,上海普陀區組織開展普陀區社區基金會“暖心專項基金”設立啟動大會。普陀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冬冬說,推進10個街鎮社區基金會設立“暖心”專項基金,將進一步增強社會救助力量,完善充實民生兜抵保障體系,增加雙保險,為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保障提供新活力、新途徑、新方式。
姜冬冬指出,普陀正處在“轉型蝶變、崛起趕超”發展關鍵期,要進一步引導支持社會各方力量投身普陀建設。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聚焦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發揮專業優勢,強化品牌示范引領,服務于普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據悉,今年以來,普陀區樹立并深化“大民生”觀,在全市“9+1”社會救助體系總體框架下,推進社區“救急難”工作,積極響應市民政局設立“暖心”專項基金試點,針對社區群眾遭遇的突發性、急迫性、臨時性“急難愁”問題,給予應急性、過渡性專項基金資助。
活動當天,華僑基金會、波克公益基金會、中環人壽堂以及愛心人士代表與普陀區各街鎮社區基金會開展“暖心”專項基金定向捐贈。華僑基金會還與普陀區社區基金會簽訂“暖心專項基金”線上籌款戰略合作備忘錄,齊心助力社區公益慈善。市、區領導對社會各界的付出表示感謝,并共同啟動普陀區社區基金會“暖心專項基金”全覆蓋儀式。
“人靠譜(普) 事辦妥(陀)”。企業發展、社會發展、民生發展同促進。普陀區將以“暖心”基金會全覆蓋為抓手,持續探索“1+N”多元化社會救助模式,完善困難群眾的發現和響應機制,通過“社區發布需求——政府銜接審核——基金會精準對接”,使社會上分散的救助資源與社區的實際需求合理匹配、精準幫扶,推動救助保障網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確保“不遺漏、不重復”。暖心專項基金化身暖心行動,秉持普陀人“四到”換“四心”的服務精神,守住底線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質量民生。(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張亨偉